2014年11月20日 星期四

北非,博物館

埃及足跡: 開羅博物館


DAY 2, 1/24(開羅)


















埃及博物館(Egyptian Museum)。


想接觸古埃及文化,尼羅河沿岸令人嘆為觀止的金字塔、神殿與陵墓只是一部分;有許多的物品收藏在開羅的埃及博物館,這個全世界最大的考古博物館擁有12萬件古物和27位皇室木乃伊,其中包括圖坦卡門──一位第十八王朝幾乎無名氣的少年法老──於1922年在帝王谷墓室被發現的種種曠世珍寶。

很可惜的我們去時博物館內禁止照相,所以留影的只有外景。這個網站可以觀看館內的重要文物圖片、介紹。

博物館前身在1835年成立,1858年與1878年兩度遷移(後者是因為尼羅河洪水造成災害),最後1902年搬至現址。


















柵門與入口之間的地方擺設了一些雕像、大型物件等,據說有些是真品,有些則為複製品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小方尖碑。

















有雕刻的石塊,風化的痕跡看起來像真品......





















法老坐像。下面的圖騰是拉美西斯二世的名字;上張圖的也有。

















法國考古學家Auguste Mariette之墓,此人於1858年成立開羅博物館。他在回法國後的1869年受邀寫下一齣歌劇的故事,這便是威爾第將背景設在埃及的著名作品,1871年的《阿伊達》(Aida)。



紀念品店為數眾多的小雕像。我買了明信片,不過後來才發現博物館的明信片爆貴的啊。


一般行程時間有限,博物館絕對看不完。我所記得的部分如下:

一樓主要是大型石製物,如石棺、人面獅身像、陵墓的一部分等,中庭有許多大型雕像,而在大廳後面有阿肯那頓的雕像等相關古物。


(網路照片)一樓中庭。


兩邊走上二樓後可以看到木乃伊博物館,必須額外購票,我們已包含在行程內;其中包括了幾位最著名的法老,賽提一世(Seti I)、哈基蘇女王(Hatshepsut)、圖坦摩斯三世(Thutmose III)以及拉美西斯二世(Ramesses II)等。

二樓的東西比較小,包括木製和金製的器皿、木棺等東西。圖坦卡門的珍寶集中在一條走廊上,如那張著名的椅子,雪花膏製的香精瓶和骨灰罐,用來存放骨灰罐的金箱子(外面有蠍子女神保護),以及存放圖坦卡門棺材的五層金櫃。旁邊的展覽室有墓中出土的耀眼飾品,以及最為人熟知的,圖坦卡門的木棺、金棺與金面具。

(以下圖坦卡門珍寶的圖片皆出自網路:)










實在太多了......列也列不完的。圖坦卡門不到二十歲便死亡,就位僅九年便留下如此令人驚嘆的陪葬品,幸運的是他的墓居然逃過了無所不侵的盜墓者。導遊說要是埃及史上在位最久的拉美西斯二世能有相同命運,陪葬品連整整五個博物館都裝不下呢!

博物館門口。


來張開羅旁的尼羅河景色。白塔為開羅塔(Cairo Tower),建於1956~1961年的電視塔,高187公尺。


朝郊區前進,金字塔群浮現在天邊。



(待續)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