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日-奴隸貿易博物館 黑奴貿易 823廢除紀念日 銘記400年血腥 | ||||||
文/戴定國 | ||||||
新聞故事:8月28日是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金恩發表「我有一個夢」演說50周年,全球矚目(上期好讀有專頁報導)。但少有人知道8月23日是「廢除奴隸貿易國際紀念日」,西非國家尼日的「奴隸貿易遺跡博物館」,展示一段血腥黑暗史。 當年的美洲黑奴,大部分來自非洲西部,奴隸貿易時間長達四百年,昔日的「奴隸海岸」綿延五千多公里,包括尼日、迦納、奈及利亞等多國。 尼日博物館 黑奴當年登船處 巴達格里是尼日的小漁村,昔日主要的奴隸貿易口岸,博物館只是低矮平房,陳列著手銬、腳鐐。有一把破舊太陽傘,是當年一名酋長以40名奴隸換來的,而一件餐具的代價是10名奴隸。 這家博物館正是當年黑奴等待登船之處。從這裡到港口稱為「奴隸之路」,路上會經過「不歸門」(Door of No Return),還有「忘憂井」。 西非45城堡 囚禁黑奴數百年 1440年代到1460年代,缺乏人力的葡萄牙首先輸入黑奴,西班牙緊隨其後。1503年,西班牙人跨越大西洋,把黑奴從歐洲往美洲;1518年,第一艘運奴船從非洲「直航」美洲。 歐洲人在西非海岸建立45座城堡,在這裡檢視奴隸。迦納的「海岸角」城堡是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,底下的地牢幾百年來囚禁著黑奴。 1791年8月22日至23日,中美洲的聖多明哥島爆發奴隸起義,後脫離法蘭西,海地建國。1807年大英帝國廢除奴隸貿易,結束長達四世紀的大西洋奴隸貿易。8月23日被定為廢除奴隸貿易紀念日。400年間,活著抵達美洲的奴隸有1200~1500萬人。奴隸貿易嚴重影響非洲人口,從15世紀到19世紀,非洲人口成長幾乎是停頓的。 資料來源:http://paper.udn.com/udnpaper/POI0043/243967/web/ |
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
西非,博物館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